硬度计,洛氏硬度计在工具钢制造行业是质量控制的主要仪器。制造各类刀具、模具时,工具钢的硬度直接影响产品使用寿命和性能。洛氏硬度计可根据工具钢的不同热处理状态和硬度范围,选择合适标尺进行测量。例如制造高速钢刀具,用 HRC 标尺测量淬火回火后的硬度。准确的控制硬度能使刀具在切削过程中保持锋利,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。若硬度偏差,刀具易磨损、崩刃,影响加工质量和刀具寿命,洛氏硬度计确保了工具钢产品达到高质量标准 。数显布洛维硬度计,也适用交软的金属,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等。无锡数显维氏硬度计价格多少

硬度计,洛氏硬度计准备工作选择压头和载荷:根据被测材料的类型和硬度范围,选择合适的压头(金刚石圆锥压头或钢球压头)和载荷(如588.4N、980.7N、1471N等)。一般来说,较硬的材料使用金刚石圆锥压头和较大的载荷,较软的材料使用钢球压头和较小的载荷。安装压头:将选好的压头牢固地安装在硬度计的主轴上。校准硬度计:使用标准硬度块对硬度计进行校准,确保硬度计的测量准确性。将标准硬度块放在工作台上,施加规定的初始载荷,调整硬度计的读数,使其与标准硬度块的硬度值一致。放置试样:将被测试样平稳地放置在硬度计的工作台上,试样的厚度应不小于压痕深度的10倍,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。如果试样表面不平整,需要进行打磨处理,使其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。无锡电子布氏硬度计实力商家推荐硬度计,通过硬度计测量,可以检测材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,判断材料的成分、是否存在缺陷等。

维氏硬度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1.维氏硬度计的表示方法维氏硬度计用HV表示,符号之前为硬度值,符号之后按如下顺序排列:(1)选择的试验力值(2)试验力保持时间(10~15一般不标注)示例:640HV30表示在试验力为294.2N下保持10-15s,测定的维氏硬度值为640。640HB30/20表示在实验力为294.2N下保持20s,测定的2.测量程序(1)根据材料的性质选用表1中的试验力进行试验,例如:表面卒火的铁金属材料选用HV30;(2)根据选用的试验力,选择相适应的标准块进行校验;(3)调节试样高度,使试样表面在目镜中获得清晰成像;(4)转动目镜,使压头位于成像的正上方;(5)压下加载开关,在试验力的作用下,金刚石头对试样表面进行加载;(6)保持一定时间后卸载;(7)转动目镜观察到清晰的对角线,并在目镜上读出对角线长;(8)根据压痕对角线平均值L和A选定的试验力查GB/T4340.1-1999表读出对应的维氏硬度值。
硬度计,按测量原理分类:可分为压入式硬度计、回跳式硬度计、划痕式硬度计等。其中,布氏、洛氏、维氏、努普氏硬度计属于压入式硬度计;里氏、肖氏硬度计属于回跳式硬度计;邵氏硬度计根据具体类型,有的属于压入式,有的属于回跳式。按机型大小分类:可分为便携式硬度计和台式硬度计。便携式硬度计体积小、易携带,适用于大型工件或已安装好不易移动的工件测量;台式硬度计试验力大,功能多样化,适用于小型测量样品以及需试验力较大的工件测量。小负荷布氏硬度计,是科研机构、企业及质检部门进行研究和检测的理想的布氏硬度测试仪器。

数显布洛维硬度计适用于淬火钢、表面淬火钢,硬质合金钢,铸铁,有色金属,各种调质及退火钢,硬化薄钢板,也适用交软的金属,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等,是工矿企业、科研院校所常备的硬度试验机功能特点u具备布氏,洛氏,维氏三种试验方法u七级试验力的多用途多功能硬度机,能满足用户多种硬度测试的要求u洛氏硬度,布氏和维氏读数都可数显液晶显示u高精度测微目镜,测试维氏、布氏更直观,精度更高u可直接换算布氏、洛氏、维氏标尺u试验力的施加、保荷和卸荷自动完成u使用范围广、操作方便电动布洛维硬度计,试验力的施加、保荷和卸荷自动完成。无锡数显小负荷布氏硬度计品牌商家
电动表面洛氏硬度计采用自动加卸试验力机构。无锡数显维氏硬度计价格多少
洛氏硬度计测试快速,简便,无损:如千分尺一样的鼓轮读数机构,读数方便,重复性好,精度高:配有带灯放大镜,保证在车间较暗处使用时读数方便:可测试平面工件及曲率从Φ50mm到无穷大的曲面工件:用于现场精确测试钢板、钢管、轴类、模具、大锻件及各种大中型热处理零件、表面淬火及组装设备上的零件,特别适于测试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:用于生产检验和验收检验,可代替精度不高的里氏硬度计:可溯源的标准硬度块:经标准洛氏硬度计检验合格的压头。用于校验试验力的测力仪可溯源到国家副基准。无锡数显维氏硬度计价格多少
文章来源地址: http://yiqiyibiao.nengyuanjgsb.chanpin818.com/shiyanji/yingduji/deta_27600294.html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,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